这个帖子为什么必须放在技术交流板块,因为这是技术。有的人不认可这是技术,这些人,有的是理解不了,青衣将尽可能的一一回复;有的人是能理解而选择性不理解,因为杠精虽已逃亡境外,但杠精的留纛还远没有肃清,我的策略是得过且过,算了,让它们自生自灭去。比如有一杠小精说,青衣的帖子300行,它看2行后对着帖子叮咬3天,今晚仍在嗡嗡嗡,青衣懒得拍死它。又如我说我的皮筋耐用,他就断言我只有2倍拉升,我有什么办法回复?在此,我还是说明一下,其实我在以前的帖子中反复介绍过:青衣属于马高牛大类型,臂展接近1.90米,扁皮一般绑20以上,后手拉到离耳远远的,甚至于向后展开肘部。开弓拉到接近极限位置,击发时加一个迅速的小幅动态击发动作。
首先讲概念,讲准度与指向性。弹弓并不存在准度。这如何理解?弹弓是类似于飞镖之类的东西。飞镖没有准度可言,准与不准,全看镖手的技术。但飞镖有指向性好与不好的问题,一支做得歪七列八的飞镖是很难准的。飞镖必须做得各向均称,重心位置恰当或者合乎镖手的用力习惯。弹弓也一样,弹弓硬件没有准度这个概念。弹弓做得好与不好,关键在于弹弓的指向性。何谓弹弓的指向性?答:弹弓的指向性是回弹的顺应性。回弹前,有一个合力指向,回弹的方向与这个合力指向的偏差越小,这把弹弓的指向性就越好。
影响弹弓指向性最主要因素是弹弓的绑法。在过去多年,青衣一直在研究弹弓的绑法,以得到指向性最好的弹弓。具体地说,青衣一直在研究皮筋与弓臂怎样绑。青衣为什么不研究皮筋与皮兜的绑法?一方面,回弹时皮筋与皮兜是“同步飞”,改进的空间并不大,只要皮兜与皮筋的软硬度适配就行了,大致圆皮硬些,用硬度大点的皮兜,扁皮软性,皮兜自然就软多了;另一方面,影响弹弓的指向性,主要是皮筋回弹时受到弓臂非合力方向的有害羁拌,因为回弹时,皮筋与弓臂不是“同步飞”,一个动、一个静,“动”与“静”的联结处,大课题(其实所有机械器件的技术难点,都在此。不展述)。比如瞄打,瞄得好好的,合力指向目标了,但回弹过程中皮筋受到了弓臂的牵制偏离了最初合力的指向,改变了回弹方向。
弹弓的绑法多钟多样,青衣综合分析了各种绑法,所有绑法青衣至少自制过10把以上的弹弓,总体来说,在弄出青衣软联弹弓之前,认可淮撑式过顶指向性可控。但是,淮撑本身存在一个天然的毛病,即“绑”的形态是一线段。皮筋从顶翻转过来,弓臂承力不是一个点,是线段,这就导致操作时精确掌握合力方向的难度提高。事实上,淮撑连续稳定地击中10米远3-4厘米尺寸目标几乎成了这一绑法的指向性极限。要想把弹弓击打的精准度进一步提升,必须寻找更加科学的绑法。
青衣式软联很好地解决了问题。软联式弹弓承力于弓臂上的一个点,而且是软性承力。解释软性承力太伤神,有一定力学知识的可以想一想柴油机、电机等动力机械的皮带轮。所以,软联式弹弓,是青衣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找到的目前认为指向性最好的绑法。软联式弹弓的短板是不方便快速高频率击发。
再简述一下为什么软联式弹弓的皮筋为什么耐用。在解释这一点之前,仍是习惯性地、任务式地每讲一个问题就小搞一句,顺便扫杠精留毒们一个耳光:聪明如康熙最初听到地球是圆的时也质疑为什么住在球的另一边的人不掉下去?
言归正传。皮筋能用多久,关键在于绑皮兜的那一头能用多久。这个没问题,连“地球人”也晓得有回弹鞭梢效应的概念。软联式弹弓弹丸离兜后,多余动能使不上劲,极大地减小了“鞭梢”拍打力度。当然,多余的动能仍在释放,是绑弓臂一头那一小段软联绳的存在,延长了过剩动能消耗的时间。这又如何理解?打一个比如:一小杯子沸水,你一口喝下去,嘴巴、食道与胃痛得要命。你把这杯沸水再加2倍的冰水立即喝下去,虽然喝进去的热量是一样的,但好舒服的。这一段话不是说给杠精听的,杠精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嘴巴是铁嘴,不怕烫。
青衣软联式弹弓的回弹鞭梢效应是很低的。有何证据?答:青衣软联式弹弓的回弹响声小。青衣式软联绑圆皮,回弹声音特别的小。
|
-
总评分: 金钱 +2
查看全部评分
|
|
|
|
共 26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4-1-23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