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下了海 于 2018-12-1 02:22 编辑
此弓特点有三:
1.百发百中
2.环保
3.不抽虎口
------------------------
一、百发百中说得夸张了,太过神奇,十发九中还是没问题的,只需您百分之百把目光专注于目标,脑子里屏弃所有中或不中的俗念,至于你手里掌控的弹弓,不跟着视线走还真的有点难.就是说,手和身体一定会跟着视线自动地同步协同.一切都在自动地跟着视线动,不需要你临时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去控制弹弓,不需要你去做什么调整,你只管白痴一样地盯着目标,盯着目标时松兜就是了,这时你会很清晰地听到“啪”的一声,只见眼前扬起一股黄烟,中了!打中弓门了(我用的是泥丸)!
二、这弓确实环保,既可满足你的狩猎天性,又能让你三年不杀生,善莫大焉。
三、不抽虎口,这个重点说说,虎口是怎么被抽到的?撒放,皮兜前窜,前手来不及下压避开,于是皮兜撞到虎口,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过程吗?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每次都是皮兜撞到虎口,而从来没有钢珠撞到虎口呢(我只见过无架有人钢珠打虎口),按理说,钢珠前窜与皮兜是同步的,甚至比皮兜更早一步到虎口的呀,所以基本可以排除上述过程的可能性,抽虎口不会发生在皮兜前窜的过程中,而是在皮兜前窜到底之后,又折回向你身体的这一次。
这样说起来非常拗口,咱们习惯于把皮筋的前窜称为回弹--回弹迅猛,回弹有力,都是指这个过程,但这个“回”字很容易引起误解,对于弓来说,皮筋是回了,但对于射弓的人来说,它是去了,皮兜前窜到底之后,这才是回,问题是,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皮筋的前窜称为“回弹”,我也很无奈,所以在小圈子里交流的时候,迫不得已只好把前窜称为“一次回弹”,皮兜前窜到底后往回走叫“二次回弹”,二次回弹到底后又会往前走,称之为“三次回弹”,以此类推。可以很明确的说,抽虎口的事几乎不会发生在一次回弹,如果是在一次回弹,那也几乎意味钢珠也顺带着把你的虎口操了。绝大部分的抽虎口发生在二次回弹,这个力道比想象中的大,抽到一次可使皮肤发红,抽三五次就不想再玩下去了。而三次回弹实际上发生得更多,但这次的打击力量小多了,能感知到被刮了一下,但不会引起其它不适,所以一般弓友都是直接略过不提的。说了这么多,应该明白这个神弓为什么不抽虎口了。至于是不是会抽食指,自己想吧。
我看这几天坛里热闹得很,所以也扔根狗骨凑凑趣,但最遗憾的是真正的热闹没看到,我每天都是很晚上网,关键的争议贴早已被清理了,我晕!这么重要的东西都没看到,那我上网不是白上了吗。给坛主提个建议,该封的贴子,封了,不让此话题续楼,但不能把这贴给弄没了,这样就没热闹可看了。再说万一以后事主要找个证据,,,也没了。。。
在我心中的热门关键词有两个:
一个是南山老王挨骂,我就奇怪了,这个和了一辈子稀泥的老好人也有人要骂他,为毛?也好,骂骂更健康,以后谁骂你,你就拿你的劳力士砸回去呗。
另一个关键词是退群,你退我退大家退,这不好,坏的东西可不能向美帝学。这个坏风气若追根溯源,可以毫不客地说,是老瓦开的先河,当初的意思是不与混论坛的老头老太为伍。截图就免了,本就不是上纲上线的事情,而且事情都过了这么久了,我也不该再提这一茬,主要是老瓦又来拉偏架让我火大,你也不想想,除了你是第一个扬言退群的,第二个人是谁--正你力挺你的猎人呀,你这么一激,不是顺带也要把猎人逼出论坛?若人都走光了,还论什么坛?竞技论坛是怎么毁掉的你忘了吗?其实前几天我说要怼青衣,并不是怼他的意打,而是因为那几天青衣出言不逊,直言要把你赶出论坛,把你以前对他做过伤害用同样的手法施治于你,这让我看得不顺眼(好在他后来收声了),争论归争论,千万别把人的家给抄喽,人家要背井离乡了,也别幸灾乐祸。况且,这么一大帮子要退群的人中,我还有一些干系没了哩,比如回力,我和他的赌约没完成,我很想有机会亲眼看着他认输。猎人给我的三个问题,我也还没机会正式回答,在这里先回答此三题以外一些附加题:垂直线打法最后少了一个动作,这个动作不可能是一直垂直后拉,如果一直垂直后拉,必然打不准,另外,我们所提及邓的皮筋贴脸问题,垂直后拉只会使贴脸越贴越紧,而不是分离,至于这个动作是什么,不想说就不要说了,给大家留点念想也好。另外还有一贴,可能把一根筋和垂直打法的后续动作说反了,只是猎人的贴子看不见了,没法考证(可恨的封贴,可恨的坛主)。猎人这人比较张狂,有时也想给他挑挑刺,但说真的,他是我所见过的唯一一个和我基本理解完全一致的人,比如用三视图分解去看弹道,比如用木仓的射击理论去与弹弓射击作横评(要知道,论坛上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弹弓不是木仓”),所以在基本理念上我找不到怼他切入口,但在实现方法上却不一定会认同他,特别是现在他还没讲完哩,我特别期待他讲到估这部分,看看他如何把瞄提升到估。因为视频中他的打法充满了浓浓的“科学味”,很难想象一个严谨而古板的老学究如何去跳鬼步舞的场景。
|
|
|
|
|
共 25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8-12-2 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