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lllllxing 于 2021-3-5 10:18 编辑
(1)主要是喜欢儿时的记忆,利用没用的机箱做的靶箱,里面是用破篮球皮做的靶标,内部是黑色的,当钢珠击中黑色靶心的时候,就会看到黑色靶标上反射回来的灵光一闪,根据闪光的位置,就很容易判别弹着点。另外就是我 自制的木弹弓,一把抓的把柄,我手指力量弱,按不住弓头,一把抓的容易对我来说容易握持,(2)我的上弓眼就是瞄点,弓眼的中间距为七厘米。控制二弓眼的距离 ,和皮兜眼的距离,使得拉开的皮筯是几乎是相互平行关系。在调整稳定后,每次击中都可以弓眼中心看到钢珠击中黑色靶心后反射回来的闪光,我是初学的,暂时只会所谓的横握瞄打,静态击发。出发后手握的弹弓位置是不动的,
(3)平时练习的时候,是拉着弓对着靶心不击发,要几乎纹丝不动的坚持着,不能抖动,不能晃动等。用的圆皮四股,拉力大概六公斤多。实际上我手上没啥劲,但我发现手劲比我大的人,年轻轻的人,大多数居然拉不开我的这个弓,拉到大半的时候,手抖动的极厉害。弹弓位置也持不正,都往一边倾斜着,可能是没经过练习,不熟悉弹弓的关系。
(4)后手除定位外,捏兜的方式为拇指背水平向上,撒放时,拇指向上松开,其它手指部分保持不动。(时间长了,练习得右手食指侧面都是老茧)珠用七或七点五的珠子,开始练习的时候,就发现瞄点和弹着点总不一致,不过也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总是几乎固定是偏向某个方向,开始不懂调整方法,一时半会调整不过来,后来慢慢分析原因,一点点尝试,终于调整到,把靶心套在弓眼中心的时候击发,看到了黑色靶心的中心灵光一闪,瞄点和靶点重合了,
(5)开始是自觉或不自觉的调整的,后来看到论坛上朋友发的贴子,关于后手的调整方面的内容,后手不光调整着上下的偏差,也要尽量处于观察眼的正下方等等,我在击发的时候,不会刻意去关心是不是击中目标,而是关注二次击发的重合度,每击发一次前,首先想一下击发的姿态记忆,主要是后手的位置,心里默念几遍后手位置的感觉,
(6)只要一旦击中的时候,瞄点和靶点重合,就按照上次击发的后手位置记忆重复动作击发,在击发三弹以上出现同样的位置偏差时,才会分析原因,略作调整。这样的练习使得对后手位置的记忆变得很敏感。如果经过一段 时间再练习时,通常要二到三发首先回忆一下和巩固一下后手位置感觉,等调整好了后就可以按照这个记忆的感觉进行击发
(7),经过一定时间练习熟悉和顺利后,就发现慢慢的在射击过程就自觉或不自觉的把射击动作形成了习惯性动作,只个时候发现有时候不需要去刻意的关注上下皮筯重合,后手位置固定,静态击发的这样去一个个回忆了,只要完成这个流程操作,瞄点套去靶心,击发就行了,
(8)有几次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在状态很好的时候,对着纸板射击,居然几乎次次可以从同一个弹孔中穿过,而且这个射击动作好象是本能的,我只从瞄点(就是上弓眼)套住前一次射击的弹孔,因为可以从弓眼中看到钢珠从弹孔中穿过的。而且在多次击发过程,我只是用瞄点套住靶心,好象都没 有注意什么上下线重合啊,后手定位啊,这些操作要领都好象突然忘记了。就这个姿势不变,动作不变,就打着同一个地方,好象是顺理成章的事,我自己没有想到过,也感觉不太相信,
(9)不过没有什么应变能力,练习的就是定距离定配置,定钢珠,定动作。练习距离大概六七左右,要我打十米就已经不行了,但上下一定角度范围内不怎么受影响。仰角过高无能为力,打地上的也不太受影响。
(10)良好的状态偶尔有过,不过大多数时候没有多少练习,也打不了多少准头。
(11)我的皮筯好象几乎打不断似的,没有极限拉伸。也不有 测量过初速,例如,现在用的皮筯好象是1842四股,我留长十三厘米多,拉距估计六十五厘米左右,拉力只有六公斤多,用的七或七点五的珠子。泥丸没用过,用泥丸练习感觉得不尝失,泥丸的练习不能保持练习的精度 要求,因为泥丸的因素不能用动作的一致来减少或消除。我买的不钢珠,反光好,专门练习用的,反正可以回收。
(12)以上可能是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不能保持文章的真实性,跟算命似的,信则有,不信则无,一笑了之,纯属娱乐,不必较真。发个业余 贴,以搏一笑罢了。还望见谅!!
这块木头是网上买的一块所谓的红木,整块锯了加工的,做得有点丑。不入流,反正自用的,除了影响大家的视觉享受,笑话一下也关系!!!
|
-
总评分: 金钱 +2
查看全部评分
|
|
|
|
共 12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1-3-7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