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 发表于 2025-2-16 04:15:37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这是我〔玩弓笔记〕里记录的一个手法,几年前一位良师益友所授:

(1)开弓的时候,不要把皮筋拉到完全极限,
这样前手会更稳定。

(2)撒放瞬间崩极限,可以提升射击威力。

(3)卡皮兜的后手放松,撒放时要干脆利落,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准度。

这个手法既可穿罐子,也适合户外实战。特别是玩传统弓(小中拉)的弓友,可辅以适度的甩手和扣腕,则效果更佳。

我在 发表于 2025-2-16 08:00:58

谢谢分享!
再请教:我思来想去,这个极限,会不会指前手未完全推尽呢?

回力★ 发表于 2025-2-16 08:33:19

我在 发表于 2025-2-16 08:00
谢谢分享!
再请教:我思来想去,这个极限,会不会指前手未完全推尽呢?
...

更有力度: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5-2-16 08:34:53

估计这个是传统弓的玩法,1、2两条归结起来,属于动态击发了吧?

我在 发表于 2025-2-16 08:47:46

我不是为“力度”。你也知道,我喜欢微动态击发,近来加进“前手把兜从后手拉脱”的感觉,似乎不错。
不同的是:他强调“崩”,为增速。我强调慢,为稳定。就好像是前手扣扳机般,一点点地。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5-2-16 09:15:27

我在 发表于 2025-2-16 08:47
我不是为“力度”。你也知道,我喜欢微动态击发,近来加进“前手把兜从后手拉脱”的感觉,似乎不错。
不同 ...

我不知道说得对不对,借楼主宝贴和您聊几句。在射箭里,有个特别强调的要点,就是“持续用力”。这个持续用力,始于开弓完成,终于撒放后的动作暂留。在这段期间里,前推后拉的力,一直保持源源不断的柔和的加力。这个力相当于,提一桶水,为了保证水不洒,一直持续的保持这静态。如果加力往上提一下,或放松往下送一下,都会有破坏这个动平衡的可能性。增加水洒出来的风险(也就是破坏了前后手的对称用力)。说回弹弓,弹弓的稳定怎么来的?不是力气的大小,是把控前后手用力的平衡能力。尤其撒放的时候。如果两个力是平衡对称的,那一定是前后手,各自沿着一条直线,向相反的方向惯性前冲(前手)、后撤(后手)。如果在撒放的时候,有任何附加的用力,就会增加破坏这条直线力的风险。

回力★ 发表于 2025-2-16 09:59:52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5-2-16 09:15
我不知道说得对不对,借楼主宝贴和您聊几句。在射箭里,有个特别强调的要点,就是“持续用力”。这个持续 ...

如果人体是由钢铁制成的,你的说法就绝对有道理!

我在 发表于 2025-2-16 10:04:42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5-2-16 09: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不知道说得对不对,借楼主宝贴和您聊几句。在射箭里,有个特别强调的要点,就是“持续用力”。这个持续 ...

在我以前说“保持开弓之意”时,我们就交流过,与你说的“持续用力”是同一回事。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3.png
人多是意识引领动作,我的做法如下:
1、保持开弓之意,是为了达到持续用力之效,同时防止无关肌肉参与进来导致对抗而发僵发抖。
2、引进“前手把兜从后手拉脱之意”,是为了前手与后手配合得更好,即让上说的“持续用力”持续到撒放之后,珠离兜之后。兼之,抑制后手撒放时明显的开合动作。
注:“之意”,是说外观上无明显的动作,好像仅仅是一个意识般。
应用已久(一年以上),对于我来说,前手微推不会更晃,反而比力求固定还稳定。我想到的原因是这样做防止了无关肌肉参与形成对抗,更放松。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5-2-16 10:36:30

回力★ 发表于 2025-2-16 09:59
如果人体是由钢铁制成的,你的说法就绝对有道理!

射箭运动员都是钢铁侠是吧?{:4_149:}

回力★ 发表于 2025-2-16 10:37:57

我在 发表于 2025-2-16 10:04
在我以前说“保持开弓之意”时,我们就交流过,与你说的“持续用力”是同一回事。
人多是意识引领动作, ...

他不知道静态有颤动,
而动态无颤动。
他只知道动态会对原定方向有变动。

哪种方式精准,可能因人而异。
但大部分人可′能用静态击发准度更高。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5-2-16 10:38:20

我在 发表于 2025-2-16 10:04
在我以前说“保持开弓之意”时,我们就交流过,与你说的“持续用力”是同一回事。
人多是意识引领动作, ...

这么看来,确实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我是从射箭理论学来的,您是自己领悟的,您厉害,还得多向您请教{:4_120:}{:4_135:}

回力★ 发表于 2025-2-16 10:42:05

本帖最后由 回力★ 于 2025-2-16 10:44 编辑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5-2-16 10:36
射箭运动员都是钢铁侠是吧?
直线用力首先得直头,射箭是直头,且定位点也低。

横瞄歪头不配讨论直线用力,
适宜讨论吐痰配置更有意义。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5-2-16 11:12:48

回力★ 发表于 2025-2-16 10:42
直线用力首先得直头,射箭是直头,且定位点也低。

横瞄歪头不配讨论直线用力,


打住吧,你说得都对!!!OK?

我在 发表于 2025-2-16 11:30:48

本帖最后由 我在 于 2025-2-16 11:46 编辑

回力★ 发表于 2025-2-16 10: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不知道静态有颤动,
而动态无颤动。
他只知道动态会对原定方向有变动。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的,而动态会对原定方向有变动的担心也并非多余,所以我就慢动,微动,力求把那个变动降到最低。

我在 发表于 2025-2-16 11:33:09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5-2-16 10: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么看来,确实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我是从射箭理论学来的,您是自己领悟的,您厉害,还得多向您请教{:4_ ...

我瞎折腾,幸有你的理论应证,才不致于反复。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53.png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5-2-16 11:43:40

我在 发表于 2025-2-16 11:33
我瞎折腾,幸有你的理论应证,才不致于反复。

不说了,在人家这歪楼,歪得太多了,等您开帖时,再去向您请教:taikaixin:

我在 发表于 2025-2-16 11:48:32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5-2-16 1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说了,在人家这歪楼,歪得太多了,等您开帖时,再去向您请教

请教不敢当。这应该不算歪楼吧,因为楼主的操作与我的大致一样,只不过他快我慢。

观鱼 发表于 2025-2-16 12:06:46

圆皮筋拉力重,想稳定会适得其反,估打这种动态击发更稳定,扁皮筋拉力轻,才出现了现在的静态精确瞄准,但是瞄准不一定非要特别慢,九指神弓直播打1cm靶子,也是又快又准,说明动态击发也可以很稳定

逆光而行 发表于 2025-2-16 12:07:46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5-2-16 09:15
我不知道说得对不对,借楼主宝贴和您聊几句。在射箭里,有个特别强调的要点,就是“持续用力”。这个持续 ...

我觉得动态激发和持续用力是一回事,动态激发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定义不同,支持者定义为持续用力,反对者定义为过路瞄

冬雪寂寂溢清寒 发表于 2025-2-16 12:32:54

逆光而行 发表于 2025-2-16 12:07
我觉得动态激发和持续用力是一回事,动态激发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定义不同,支持者定义为持续用力,反对 ...

您开个帖,咱们详细探讨一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