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瞎扯一下横握瞄打的入门、入闱技巧
本帖最后由 弓德圆满 于 2022-8-6 12:02 编辑居家无聊,感觉自己水平算是从入门到登堂入室了,虽达不到高手,但也不算新手了。
所以瞎扯一下横卧瞄打的入门技巧,登堂入室的入闱技巧。
1 横卧瞄打入门技巧,也就是基本功
1.1 姿势。
姿势其实不那么重要,找个视频,看看就行了。但是要注意的三个点关系:前手,后手,头。
这3点锁定了发射架。前手和后手,决定了发射基线,外头,眼睛,决定了瞄准基线。
所以别管坐着站着,能保证这3个点能基本固定,感觉就差不多。
1.2 瞄准
瞄准是绝对的基本功。
具体画图可以翻翻我的老贴。
感觉瞄准就几个注意点:
A,必须循序渐进,一开始用单眼秒,观察皮筋,从皮筋中找到那条属于你的瞄准线。稍微熟练了换双眼。或者每天前几发,或者换了皮筋,单眼校正校准验证确认一下瞄准无误,感觉无误就行。
B,必须要理解一些偏差,一些虚影导致的瞄准偏差。比如我提到的弓头皮筋内测和外侧会导致偏差,再比如后面的皮筋是宽的,瞄准中心不在中心。
C,下皮筋不看见的处理,要看不见,也能验证过其实是正的。
D,正确的垂直关系、上下皮筋的平行和重合(有时候捏兜导致上下皮筋不重合,要发现这种,并纠正)
总之吧,瞄准很多误差和干扰,要认真发现。我现在不是什么高手,这么瞎几把练目前没有多大收益,只是扯扯。
1.3 捏兜
捏兜需要正确的方式。我的方式是先不捏死,虚捏。开弓后,利用皮筋拉力可自然拉正。使得弹丸在皮兜形变下,自动回到正中,被包裹好。这样也可以消除各种杂力,各种摩擦力。让捏兜更纯正。
捏兜很难,注意不要上下撅兜,上下撅兜会导致弹道上旋或下旋。表现是偏离要么太高,要么太低。
我感觉左右撅兜不正不存在。虚捏可自动校准。新手大可不必去怀疑左右撅兜。
1.4 撒放
撒放是终极入门技巧。是有表面看滑出去?还是干脆的断裂式?
我个人感觉目前是:撒放是干脆的滑出去。撒放不是缠缠绵绵,欲断还连的滑出去。
因为缠缠绵绵的滑出去,会因为指头是柔软的肉,在肉里滑动,会导致弹丸可能受力而发生侧偏。
看过有人是双指炸开式撒放,打的很准,但我学不会。我想能做到炸裂式撒放而又不会产生其他杂力,应该是最准的?
新人自己感觉把,让自己的撒放更流畅,更快,更干脆,是努力目标。
2 横卧瞄打的登堂入室技巧
2.1 推弓和握弓
在满弓将要撒放未撒放时,此时静止,合力为0 ,见下图。弓头附近的力大致有食指推力,户口推力,拇指推力。
当撒放一瞬间,平衡被打破,拉力急剧减小。此时推力并不会相应减小。人手因为推力减小,也会出现拇指食指捏合起来的情况。如果是歪把子那种立腕,也会出现扣腕情况。
这一瞬间,弹丸还没离兜,手掌已经开始回弹,拇指食指开始前推,虎口处肉也因为力减少开始回弹。
这种手的形变,作用到弓头上,就会发生弓身的扭动,甚至是比较大的弓脱手的感觉。传动到皮筋上,因为此时弹丸未脱离,就可能会造成偏移。
所以,推弓必须保持撒放一瞬间,弓不会因为合力瞬间打破,手变形。也就是握弓要稳,推弓真不是单纯推弓。
我的锻炼方法是:弓头绑两个绳子,绳子另一头固定到牢固的地方,手握弓,回拉。此时和开弓时,手用力方向完全相反,在这种拮抗力中,锻炼握弓推弓的稳定性。
2.2 弓头拨动(感谢“小号”弓友补正)
上面是手力平衡打破瞬间的变化,腕子和胳膊也有同样变化。这种变化,会作用到弓头上。
如图所示,不管是手腕摆动,还是胳膊摆动。都可能造成弓壁摆动。作用到弓头皮筋处,就会造成弓头因为拨动产生了圆形运动(可能具体很复杂,我们抽象成圆,好理解),导致了位置差,进而拉动皮筋,形成左右偏差。
纠正方法(我目前尝试过的)
A,最差方法:瞄准不对准,摆动后对准目标,这是一种动态撒放,更多见于甩手,即感觉没对准,但甩过去对准时撒放,就能中。我感觉这个不太靠谱,所以个人评为最差。
B,弹打,振打方法:就是主动控制前手,用弹、振的主动发力方法(不同于甩手的画圆,这是网目标直线用力),让弓头就直直朝目标弹过去、振过去。就会感觉命中率高了。我用了很短时间就不用了。因为是胳膊肘用力,会让胳膊一瞬间伸直,撅的胳膊肘关节特别疼。
C,力的维持(我习惯叫锁定,但叫维持更科学):就是和2.1推弓一样,主动发出拮抗力,维持住皮筋力,不让他拨动,偏移。
D,玄学方法:时灵时不灵。就是我对心瞄意射的理解。眼睛瞄准了,力也维持了。这时候集中意念,控制住所有肌肉,让所有肌肉用力均指向目标,就能中。但是我感觉时灵时不灵,还是C比较适合我。但是感觉这个D又很准。继续联系吧。
2.3 手臂旋动
画图能力渣5。请将就看吧。
这个意思就是,斜握,甚至弓箭那种正推,才是人手臂最舒服状态。
当合力打破时,我是右手弓,肘子会出现不能察觉的下沉,带动整个右前臂顺时针旋转。
因为瞄准、用力焦点是上弓头,所以就会发生以上弓头为圆心,下弓头绕上弓头的顺时针旋转。
作用到弹丸上,又是左偏。(所以我的左偏,纠正了很久很久,摸索了很多原因)
纠正方式:(我个人)
A,不开满弓,不直臂,保持肘关节有余地(假设伸直是180°,也就是175°的左右感觉吧)。我感觉这种方式不会造成大幅度悬臂, 但会造成弓头拨动。:dizzy:
B,沉肩,锁肩。大家不要学我,我玩弓几年了,一开始就不会完成沉肩。沉肩应该有极大改善(我目前再改沉肩,会导致姿势严重不舒服,牵扯很多精力去沉肩,命中率更低)
C,力的维持:就是从肩膀到前臂,主动用力,产生拮抗。
D,玄学方法:同2.2D,心瞄意射的理解。意念高度集中,对肌肉高度募集、控制。
(未完待续,后期继续总结继续唠叨)
肩膀,双肩{:4_149:} 横握瞄打有一种左右偏差,不是判断皮筋线感的中心误差造成的,而是后手释放时拉力消失,前手抗力释放造成弓头外摆造成的,重皮筋大拉距尤甚,我们小圈子把它叫做”弓头拨动角”误差,它无关于瞄,是在击发瞬间产生的。
小号 发表于 2022-8-6 1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横握瞄打有一种左右偏差,不是判断皮筋线感的中心误差造成的,而是后手释放时拉力消失,前手抗力释放造成弓 ...
嗯,我会继续写的!
谢谢补正
小号 发表于 2022-8-6 10:36
横握瞄打有一种左右偏差,不是判断皮筋线感的中心误差造成的,而是后手释放时拉力消失,前手抗力释放造成弓 ...
请问,如何避免呢,
还是无法避免。 ?????????
发不了贴了,一发就被提升网络攻击 对横握瞄打,我涉入不深,满兄大作等于给我上了一堂进修课。多谢多谢!
{:4_132:}{:4_143:}
编辑就是这个样子
秋冬 发表于 2022-8-6 11:48
对横握瞄打,我涉入不深,满兄大作等于给我上了一堂进修课。多谢多谢!
...
感谢支持鼓励和评分
:haha: 本帖最后由 弓德圆满 于 2022-8-6 11:56 编辑
编辑不了???????、
有违禁词吗
弓德圆满 发表于 2022-8-6 11:54
编辑不了???????、
有违禁词吗
也许涉嫌泄密{:4_147:} guosod 发表于 2022-8-6 1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问,如何避免呢,
还是无法避免。
楼主讲得很好,无论客观手法还是心法(强制性心理暗示)都很好,我也在学习中……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6.png
弓德圆满 发表于 2022-8-6 1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编辑不了???????、
有违禁词吗
电脑版会有敏感字提示,或再用手机APP版和手机浏览器版交替试试http://www.aiguilai.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10.png
以前贪好玩买了个手握撒放器,一试竟发觉完全打不准,撒放时弓头摆动严重!严重到整个前手明显摆动!根本打不中!比手捏散布大得多!多试细思,发现是两手不同步造成的。之前一直手捏,已经习惯了那种后手撒放与前手撤力的配合方式,形成了肌肉记忆,很难改得了。当感觉“对准了”,后手还没把撒放器按到底前手已经撤力了,于是,前手会先后摆,再前摆……
手捏的优点是激发灵敏,与“撒放之意”配合默契,没有延时,“扳机力”为零。撒放器优点是力量大,但缺点是明显的。于是,我放弃了撒放器。
受此启发,我明白要克服撒放弓头摆动,关键还是多练,练得前后手密切配合。
另外还有个有点点小作用的方法,推弓弓头稍后仰,使蛋离兜瞬间,弓前摆的切线方向正好与射向重合。 什么叫“沉肩”?一直不怎么明白。 回力★ 发表于 2022-8-6 13:10
什么叫“沉肩”?一直不怎么明白。
沉肩坠肘,武术中的一个姿势形态名词。
沉肩,也是弓道中的一个姿势形态名词。
沉肩:放松肩部,使肩部下垂放松,但不是全部放松,全部放松了就是坠肩了。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大概就是这种感觉程度。
坠肘:沉肩的过程中,收紧上臂,使两肘部向肋骨内收,并不是加紧,也是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感觉。
太极也有沉肩坠肘之说,沉肩坠肘时加上含胸拔背。形成怀抱圆 怀抱太极的感觉。 回力★ 发表于 2022-8-6 13:10
什么叫“沉肩”?一直不怎么明白。
弓道,开弓时。要背部发力。
武术,出拳,也要背部发力。
沉肩坠肘多了,就能体会到背部发力的感觉。 都聊到武术了,
小念头是什么{:4_149:} 回力★ 发表于 2022-8-6 13: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什么叫“沉肩”?一直不怎么明白。
我一开始就错了,就不沉肩,
所以让别人给你解答吧,
沉到底肩关节疼
pingheng 发表于 2022-8-6 14:12
弓道,开弓时。要背部发力。
武术,出拳,也要背部发力。
沉肩坠肘多了,就能体会到背部发力的感觉。 ...
多谢了!
页:
[1]
2